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品牌法律顾问”的开拓者和践行者——访北京盈科(宁波)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观法律顾问CEO张民元律师

2021-02-07 11:32:54 张民元律师 中国法律年鉴 进入主页


人物简介

姓名:张民元

职业:北京盈科(宁波)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专业领域

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标准化

主要社会职务

担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标准化专家工作组组长、第九届、第十届浙江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律师协会教育培训委主任,浙江省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副团长等职务。同时担任中国侨联、宁波市人民政府等政府单位法律顾问,慈星股份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2018年入选司法部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专家,2019年入选浙江省社科联专家库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才,宁波市领军人才。

担任《中国律师网》及国家级期刊《中国律师》杂志专栏特约撰稿人,已在专栏发表专业文章80余篇。

主要荣誉

2013年被浙江省律师协会授予“2010-2013年度浙江省优秀公益律师”荣誉称号;2013年被浙江省司法厅授予“浙江省服务中小企业优秀律师”称号;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知识产权宣传先进个人”;2015年被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宁波市委员会授予“2014年度先进党员”称号;2016年被浙江省普法领导小组授予“2011-2015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专业律师(知识产权类)”;2018年被省律协通报表扬;2018年被宁波市司法局、律师协会授予“宁波市首批领军型名优律师培育对象”。

个人专著

先后出版《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引》《走出驰名商标的误区》《智慧的较量:知识产权战略践行者》《法律顾问之路》《民营企业法律顾问指南》五本著作,其中《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引》简略版荣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十佳知识产权论文”奖;《走出驰名商标的误区》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优秀著作奖及宁波市第十四次(2012-2013)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智慧的较量:知识产权战略践行者》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优秀著作奖。

获奖学术论文

(1)《二十一世纪律师与互联网》于2001年获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国际海洋运输中的THC之争》于2011年获宁波市律师论文研讨一等奖、浙江省律师论坛二等奖、华东律师论坛三等奖,该文被收录于2010《中国律师年鉴》;(3)《培育符合国情的知识产权主流文化》于2012年获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优秀征文奖,入选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名家》;(4)《破产程序中未履行完毕合同研究》获第六届浙江省律师论坛一等奖、第十四届华东律师论坛论文三等奖;(5)《企业法律顾问服务的标准化构建》荣获第七届浙江省律师论坛一等奖、第十五届华东律师论坛三等奖,入选2018年《浙江律师》杂志;(6)《从生态环境视角谈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获浙江省律师论坛二等奖,发表于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刊物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法治研究》;(7)《律师管理与律师服务质量控制应设立国家标准》获宁波市第七届“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征文优秀奖等;(8)《新常态下企业法律顾问服务的改革与创新》被入选《宁波法学》杂志2017年第三期。

一、“中观”品牌与“品牌法律顾问”产品

(一)张民元律师创立的“中观”品牌,代表的是一种律师提供法律顾问专业服务的宗旨与精神。

“中观”第一层含义代表着“中观”立场,即法律顾问律师服务应把握的态度和立场为:中立观世界,和谐传法理,仁爱结天下友;体现的是《法律顾问的中立性原则》。

“中观”第二层含义代表着“中观”方法,即深入事物的中心圈层精准地观察研究,掌握本质,也是中观品牌的英文“deep-research”的中文字义;体现的是《法律顾问的独立性原则》。

“中观”第三层含义代表着“中观”成效,即律师法律顾问服务必须有成效,符合“中用”原则,要有“可观”的成果提交给客户,要求任何一项法律服务产品都“中用”并且“可观”。体现的是法律顾问服务的标准化原则。

(二)“品牌法律顾问”,是张民元律师研发与推广的一项法律服务产品。“法律顾问”一词,其实是所有非诉讼法律服务的统称,在法律实践中,除了律师提供诉讼(出庭打官司)之外的所有法律服务,均可以称之为“法律顾问”服务。而非诉讼法律服务的类别多种多样,有刑事风险法律顾问、民事诉讼法律顾问、企业管理法律顾问、行政事务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专项事务法律顾问等,每个非诉讼法律服务的侧重点和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各不相同。而“品牌法律顾问”是为企业提供品牌管理与品牌提升的综合性法律服务的一种服务类型,其目标与宗旨是管理与提升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能力,属于为企业提供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一种新型的法律服务产品,产品执行标准为《企业品牌法律顾问服务指南》。

二、张民元律师印象与执业品格

(一)“淡泊名利”却又“争强好胜”

在日常生活中,张民元律师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坚持吃素多年,过着“和尚”一样的清淡生活,不近烟酒,上班至办公室与下班回家两点一线,极少有社会应酬和朋友圈的交际,正如张民元律师在《孤独是法律人最基础的品格》一文所提及的一样,看上去,张民元律师就是一个形只影单的孤独者。张民元律师的人生目标也是做一名学者型的律师达人,不善交际和远离朋友圈可能是大多数学院派律师的风格吧。

而在提供企业法律顾问服务过程中,张民元律师却又是一个非常争强好胜的人,正如他在《法律顾问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战争》一文中所书写的一样,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人生之路,便是与职业经理人“斗争”的人生历程。张民元律师说:“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顾问,首要的是能否在企业站稳脚跟,获得企业董事会或老板的信任,并且掌握董事会或老板授予的尚方宝剑。若法律顾问没地位,就是个摆设。”

所以张民元律师的法律顾问执业的历程,就是与职业经理人斗争的历程,张民元律师说:“斗争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同时斗争也是法律顾问推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动力,如果法律顾问与职业经理人完全一个鼻孔出气,法律顾问就被企业管理层‘和谐’了,也就丧失了法律顾问的独立性。与企业管理层保持距离,法律顾问才能作出独立判断,也才能发挥法律顾问的监督和考核职能。”

(二)“不以物喜”却又容易“受伤”

在日常生活中,张民元律师是一个淡泊的人,几乎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忘我”境界了,所以对于生活中荣誉和地位,从来都是听之任之,对于法律服务所获得的报酬,也是让企业董事会或老板“凭着良心”给,即使提供法律服务了,企业老板对服务满意却仍然不给钱时,他也是一笑置之。

而在法律顾问服务领域,张民元律师却是个极爱“面子”的人。张民元律师说:“法律顾问对企业的服务能否取得成效,重点在于企业董事长或老板给不给律师面子,体现的是一个企业最高管理者对法律顾问的尊敬和认同的程度。如果法律顾问到公司办事,最高管理者亲自迎接,办完业务离开时,最高管理者亲自恭送,企业的全体员工都会看在眼里,法律顾问在企业才有地位,提供法律服务的事项才有威信,法律辅导培训和绩效考核才会有效果。否则,法律顾问若没有地位,就只是个摆设,只能谈些空话,说些大话,讲几个笑话而已。”

所以,在提供法律顾问服务过程中,张民元律师真的是将“要面子”进行到底的,如果发现客户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开始与律师保持距离,或者以工作太忙为理由,而让他向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汇报工作时,他这个法律顾问便敏锐地嗅觉到“即将解除法律顾问合同”的味道。而客户单位最高管理者的冷落常常会让张民元律师觉得很“受伤”,因为他觉得他如此用心去对待客户,也希望客户能以绝对的尊重和认同作为回报。若客户最高管理者不再信任法律顾问时,选择“退潮”应该是法律顾问最明智的选择,而自身的那份法律坚持和对客户的尽心尽责,就是张民元律师感觉很“受伤”却又不得不退却的两难选择。

(三)“自由人”与“标准化”的执业理念冲突

张民元律师是个崇尚自由的人,之所以选择律师职业,便是因为律师有着“自由职业者”的清雅称号。但在选择了律师这个“自由职业”之后,他才感受到了《谁应该向中国律师的家人道歉》一文中所描述的不自由和忙乱无序的人生。

法律顾问作为一项没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的“自由”职业,法律顾问应该做什么?如何提供服务?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去评价与考核?都没有法律规定。所以法律顾问的法律服务都是律师凭着“良心”与职业道德在摸着石头过河。法律顾问若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选择执业,便极有可能违背法律的执业准则而选择迎合企业管理层的意志,法律顾问便极有可能突破了“法律”的底线而成为管理层的傀儡。

在十八年的法律顾问执业生涯中,张民元律师感受到了这种法律顾问执业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成了法律顾问难以成为法治建设主力军的根源问题,规则和标准便成为法律顾问服务行业前进的轨道和指示灯。所以张民元律师从2006年开始,便致力于法律顾问行业领域标准的建设与实践探索。

在长达十多年的业务实践与标准规范的探索实践中,张民元律师起草和制订了一系列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规范和程序文本,但这些工作规范和程序文本,正如他书写的专著《法律顾问之路》中所描述的一样,“老板都很任性,法律顾问都很熊”,任何法律顾问的工作规则在没有得到法律至高无上确认的前提下,法律顾问的所有行为都必须“以符合老板的意志”为前提,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或老板才是现实中法律顾问执业的“铁定规则”。

2017年4月,张民元律师组织“中观法律顾问”团队的律师起草了《企业品牌法律顾问服务指南》,并以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企业标准的形式上线国家标准委的“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希望“品牌法律顾问”的服务标准能得到客户单位的认同,并希望能在律师行业和法律服务领域得到推广。

但反对和敌视的声音此起彼伏,张民元律师主张和推广的“标准化”成了律师“自由职业”的绊脚石,“标准化”与“自由人”的冲突成为律师执业的两难。

三、努力探索与创新是张民元律师成长的铺路石和荣誉之门的钥匙

在张民元律师的执业生涯中,一直在不停地探索与创新。最初他从武汉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在浙江省新闻出版局下设的一所杭州新闻出版学校当教师,张民元担任的教学课程是图书发行心理学,但在1995年,张民元却利用暑假休息时间自学法律,并且通过了当时的律师资格考试,1996年年底辞去教师职业下海到宁波成为一名实习律师。

在律师执业的最初几年里,张民元律师什么案子都接,什么业务都办,不管是刑事案、民事案、行政案,也不管是大的经济案件,还是小的民间借贷案件,当时的心态就是“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赚到钱就是好猫”。对于一项接到手里的案件,都会不遗余力地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在1999年,张民元律师被宁波市司法局授予“宁波市人民满意律师”光荣称号。

 但在律师执业三年之后,张民元律师突然厌倦了这种“万金油”型的律师工作,2000年,他从宁波镇海雄镇律师事务所辞职跑到宁波市区的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应聘成为素豪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事务部主任。从此张民元律师走向了专业从事企业法律顾问的专业律师服务生涯。

在“宁愿饿死,也要将专业坚持到底”的精神鼓舞下,张民元律师的专业法律顾问服务成为素豪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领域的一大亮点,法律顾问事务部无论从业务创收,还是服务口碑,都得到律师界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张民元律师在2006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青年律师。

2006年,张民元律师在宁波市发起创建了“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2009年,组织策划并承办了“浙江省知识产权高层论坛”,同年策划并组织发起“浙江省知识产权宣传巡回演讲”活动;2011年,张民元律师竞选担任浙江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同年竞选担任宁波市律师协会物流专业委员会主任,发起宁波市“促进海洋经济,物流企业公益法律体检”活动;2012年,张民元律师被评为“浙江省服务中小企业优秀律师”;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公益律师”,同年被评为“浙江省知识产权宣传先进个人”。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和社会荣誉,将张民元律师从一个从事法律顾问的专业律师,提升为知名的知识产权公益律师。2014年,张民元律师入选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2015年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专家咨询委专家;2016年担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标准化专家工作组组长。

一路成长,一路艰辛,张民元律师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实习律师,成长为“法制日报”专访(张民元:让知识产权战略深入人心)、《中国律师故事》收录、《中国法律年鉴》收录的知名大律师。敢于创新,努力创新成为张民元律师成长的铺路石和荣誉之门的金钥匙。

四、成为学者型律师是张民元律师永远的追求

在张民元律师的执业生涯中,钻研学术、淡泊名利、追求跨界,一直是他不懈的追求,从1999年第一篇论文《法律援助初探》在宁波市律师协会论文研讨中获得演讲奖开始,每年的学术论文研讨和日常每天下班之后两个小时的固定写作时间,便成为张民元律师的业余生活习惯。

2000年,张民元律师撰写的“二十一世纪律师与互联网”一文荣获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01年,“浅谈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获宁波市论文研讨二等奖;2004年“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等同原则”一文入选宁波市律师知识产权论文集;2009年“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引”一文荣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十佳知识产权论文”奖;2010年“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引(简略版)”入选法律出版社出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名家》;2011年“国际海洋运输中的THC之争”荣获宁波市律师实务理论研讨一等奖、浙江律师论坛论文二等奖、华东律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2年“培育符合国情的知识产权主流文化”一文荣获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年会征文优秀奖,入选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主编2014《求是先锋——领导干部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丛书;2014年“从生态环境视角谈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获浙江省论文研讨二等奖,论文发表于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法治研究》2015年第一期;收录于《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2015年“律师管理与律师服务质量控制应设立国家标准”获宁波市第七届“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征文优秀奖,入选《宁波市第七届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论坛获奖论文集》;2016年“破产程序中未履行完毕合同研究”获第六届浙江省律师论坛一等奖、第十届华东律师论坛论文三等奖。

尽管张民元律师已年近半百,且由于长期久坐患有严重的颈椎病,但坚持写作却成为张民元律师的另一种“病”,按张民元律师的话说:“如果没有写作,人生就如行尸走肉,存活与努力工作的价值就都没有了。”

除了学术研讨论文的写作之外,张民元律师还出版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引》、《走出驰名商标的误区》两部2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在2016年,张民元律师书写了20万字的知识产权商战小说《智慧的较量:知识产权战略践行者》;2017年出版了20万字的律师从业经历传记文学《法律顾问之路》。作为一名法律人,跨界玩写小说、写传记,并且能够出版成集,在律师界他可是不多见的奇人。

学海无涯,张民元律师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在其撰写的《企业品牌法律顾问服务指南》企业标准在国家标准委上线之后,他的后半人生计划便是投身到法律服务的标准化领域,在法律顾问领域,张民元律师计划撰写一百多项标准,立志成为中国法律服务标准化第一人。

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祝福,笔者希望张民元律师能更上一层楼,极目远眺问顶法学的标准化之巅!